首页 > 课题指南

在诵读中品悟先哲的理想与情怀 ——统编《语文》八下第六单元编写说明及教学建议

时间:2021-04-02 14:44:06作者:陈恒舒来源:浏览量: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的阅读课文从八年级起采取“文白分编”的形式,即各册的第三、第六单元为古诗文单元。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就是这样一个古诗文单元,以“追寻理想,反思现实”为主题,选编了《庄子》中的两个选段(《北冥有鱼》《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礼记》中的两个选段(《虽有嘉肴》《大道之行也》)及韩愈《马说》这五篇短小精悍的文言文和两首唐代古体诗(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卖炭翁》)。下面简单谈谈本单元的选编意图和教学建议。

  一、单元课文选编意图

  本单元的课文都是我国古代的经典名篇,从内容和主题上说,有的是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如《北冥有鱼》《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大道之行也》;有的是对现实状态的反思,如《虽有嘉肴》《马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卖炭翁》。《北冥有鱼》节选自《庄子·逍遥游》,是全文开头的一小部分。《逍遥游》主要是阐发作者追求绝对精神自由的思想,较为艰深;而开头的这一段,作者通过雄奇瑰丽的想象,塑造了“鲲鹏”这样一个超现实的形象,富有浪漫色彩,而且对中国文化影响深远。诗人李白的“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女词人李清照的“九万里风鹏正举”,抗金英雄岳飞的表字“鹏举”,《西游记》中狮驼国的妖怪“大鹏金翅雕”,还有“鲲鹏展翅”“鹏程万里”“扶摇直上”等成语,都来源于庄子创造的这一形象。《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节选自《庄子·秋水》,主要由庄子和惠子的辩论组成,既机智敏锐,又轻松闲适;既令人叹服于庄惠二人的辩才,又让人感受到日常生活中的诗意。这一选段在中国文化中同样影响深远,如柳宗元《小石潭记》中说小石潭中的鱼儿“似与游者相乐”,实际上是将自己的心情外化并投射到游鱼身上,显然是受了《庄子》的影响。《虽有嘉肴》节选自《礼记·学记》,重点论述了“教学相长”的道理。今天我们谈教育,仍然在谈“教学相长”,虽然内涵已经有所变化,但古人所论说的“教”与“学”的关系,对于我们仍有很强的启示意义。《大道之行也》节选自《礼记·礼运》,阐明了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大同”社会是许多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所向往的目标,也是我国社会思想史上的一笔宝贵财富。《马说》以良马比喻人才,认为人才只有遇到伯乐才能发挥才干,否则很可能遭埋没。文章篇幅短小,言简意赅,引人深思。“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惊人之论,至今仍为人们所津津乐道。《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诗人由茅屋被风雨袭击的遭遇,推己及人,生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呼喊,表现了一种饱览民生疾苦、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卖炭翁》通过卖炭老人惨遭宫使强取豪夺的故事,揭露了“宫市”的掠夺本质,表达了对底层劳动者的深切同情。

  综观本单元的选文,无论是庄子对精神自由的渴望还是儒家对学习之道的认识、对理想社会的期望,无论是韩愈“不平则鸣”的呐喊还是杜甫、白居易对民生疾苦的同情,都是一种关怀,一种对于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怀,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一笔可贵的精神财富。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接受这样的精神滋养,无疑是很有必要的。

  除了感受古人的哲思和情怀,我们还可以注意欣赏古人论事说理和描写的技巧。比如学习《北冥有鱼》,可以体会作者想象的雄奇瑰丽;学习《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可以欣赏两人的论辩技巧;学习《虽有嘉肴》和《大道之行也》,可以注意对偶、排比句的使用造成的铺排效果;学习《马说》,可以注意虚词在表情达意上的效果和以譬喻说理的巧妙;学习《唐诗二首》,则应注意其中简练而传神的精彩描写,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对恶劣天气和生活环境的描写,《卖炭翁》中对卖炭老人肖像、心理、动作的刻画等。

  二、关于诵读

  学习这个单元,首先要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培养文言语感。诵读是文言文学习非常重要的甚至可以说是核心的环节,而诵读的目的正是在于培养语感。没有良好的语感,任何一种语言都是难以学好的。

  本单元每一课的课后都有熟读、背诵的要求(仅《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不要求背诵)。篇目虽多,但课文普遍短小(《北冥有鱼》142字,《虽有嘉肴》70字,《大道之行也》107字,《马说》151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171字,《卖炭翁》135字),背诵难度并不大。背诵的目的是让学生熟悉一定数量的常用文言词语和文言句式,培养文言语感。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养成自觉诵读的习惯,课文在课堂上就要达到基本成诵,课后也要拿出一定的时间来诵读。在课堂上达到基本成诵,关键是将诵读和文意理解、脉络梳理紧密结合起来。下面以《北冥有鱼》为例简要说明。

  首先可以从学生熟悉的“鹏”的形象(如《西游记》中的大鹏金翅雕)或诗词(如李清照《渔家傲》中的“九万里风鹏正举”)引入,激发学习兴趣。

  其次是在借助注释理解大意的基础上反复朗读,做到“口熟”。朗读过程中要注意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边读边想象大鹏的形象;同时也要注意在重音、节奏、停顿、语气的调配方面对学生加以指导。如“不知其几千里也”“其翼若垂天之云”这样夸张性的描述,“几千里”“垂天之云”应当重读;几处顶真句(“其名为鲲/鲲之大”“其名为鹏/鹏之背”)要读出连绵流利之感;“天之苍苍”以下数句,是作者对苍茫无际的外部世界的想象与追问,带有强烈的抒情色彩,朗读时要把这种情感表现出来。

  最后是在熟读的基础上通过理清层次脉络和点拨关键句的方式达到当堂成诵。本文大致可以分为三层:先介绍大鹏的外形(前三句),然后写大鹏的活动(中间四句),最后写大鹏飞上高空之后眼中的景象(最后三句)。前两层之间通过“怒而飞”一语过渡。二、三层之间,“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一句,看起来跟大鹏没有什么关系,背诵时可能容易遗漏,但其实这是对前面所引《齐谐》之语的补充,解释大鹏为什么要借助大风的力量——因为野马、尘埃这类极其轻微的物体尚且需要生物的气息吹动,那么如此之大的大鹏更要借助大风了。理解了这一点,背诵起来就不至于遗漏了。

  本单元其他篇目也可以采取类似的思路来设计,但每篇作品有其特点,诵读的要点也会略有区别。如诵读《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要注意运用抽象思维,把握两人的论辩逻辑和其中的机智巧妙之处;也要注意两人性格气质的差异,把握两人各自的语气特点。诵读《虽有嘉肴》和《大道之行也》,要注意对偶、排比句的使用造成的铺排效果,并利用这种句式的特点加以记忆。诵读《马说》,要注意作者思路的展开以及虚词(特别是副词、连词、语气词)在表情达意上的效果。诵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和《卖炭翁》,要注意古体诗不同于近体诗的体裁特点(句数、各句字数相对自由,可以换韵,不讲究对仗等),以及两首诗的叙事性和画面感。

  三、把握词语古今意义的区别和联系

  文言词语的学习,历来比较强调“古今异义”,意在提醒初学者要避免“以今律古”;但笔者在此处希望提示两个问题。

  首先,一些师生在理解“古今异义”时有一个误区,就是笼统地说某个词“古义”是什么“今义”是什么,理解文言文就只考虑所谓“古义”。其实很多所谓“今义”,在古代就已经产生了,只不过到今天仍然在使用而已。比如“虽”,古代既可以表示“虽然”,也可以表示“即使”,但今天一般只用来表示“虽然”,所以很多人在阅读文言文时遇见“虽”第一反应是倾向于理解为“即使”。但本单元课文中“虽”字凡四见: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虽有嘉肴》)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马说》)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马说》)

  这四个“虽”是“虽然”还是“即使”?从上下文语境来看,有没有“嘉肴”?有没有“至道”?有没有“名马”(即千里马)?“是马”有没有“千里之能”?答案都是——有。因此这里的“虽”都不能理解成表示让步假设的“即使”(因为“即使”的潜台词是“没有、不存在”,“即使有名马”等于说“没有名马”,但文章前面已经说了“千里马常有”),而应该理解成“虽然”。《三峡》中的“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因为“乘奔御风”是假设,是不存在的,这时“虽”才能理解为“即使”。又如“可怜”一词,古代义项很多,可以是“可爱”“可羡”“可惜”等,也可以是“值得怜悯”,如本单元白居易《卖炭翁》“可怜身上衣正单”中的“可怜”就应当解释为“值得怜悯”,和现代汉语中“可怜”的常用义没有什么区别。因此我们不能笼统地说“‘可怜’古义是‘可爱’‘可羡’‘可惜’,今义是‘值得怜悯’”,更不能在古诗文中看见“可怜”就认为它一定不是“值得怜悯”的意思。

  其次,片面强调古今词义的“异”而割裂其间的联系,并不符合语言发展的实际,也容易造成学生的畏难心理,让他们觉得自己仿佛在学习另外一种语言。其实现代汉语是由古代汉语发展而来,其联系是非常紧密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这一学习任务群的“学习目标与内容”中明确指出:

  通过文言文阅读,梳理文言词语在不同上下文中的词义和用法,把握古今汉语词义的异同,既能沟通古今词义的发展关系,又要避免用现代意义理解古义,做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品的准确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16.]

  这里提到的“沟通古今词义的发展关系”,是过去的教学中常常被忽略的。现在尽管是在高中阶段提出,初阶段也应该重视起来。《〈礼记〉二则》课后第四题就是一道落实这一能力点题目:

  四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注意古今意义的区别和联系。

  1.故曰:教学相长也

  2.不独子其子

  3.男有分,女有归

  4.货恶其弃于地也

  5.盗窃乱贼而不作

  一个词的多个义项之间往往不是孤立的,而是有着种种联系,可以构成意义的“链条”或是“网络”。具体来说可以有扩大、缩小、转移、色彩变化、程度轻重变化等多种情况。比如“不独子其子”的第二个“子”,古代可以兼指儿女,现代汉语中则专指儿子,这就是词义范围缩小之一例。又如“贼”在古代多指“伤害、残害”,后来常与表示“偷窃”的“盗”字连用,指劫夺和偷窃财物的行为或人。而现代汉语中,“贼”和“盗”的意思和古代相比恰好反过来了,“贼”多指“窃贼”,“盗”多指“强盗”,这又是词义转移之一例。此外,文言文中的一些单音词,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再单独使用,其意义却仍保留在一些双音词或成语中。比如《马说》中“执策而临之”的“临”,意思是“面对”,现代汉语中很少单独使用“临”来表示这个意思,但有“面临”一词,“面”“临”都是“面对”的意思(《愚公移山》中有“面山而居”一语);成语“临危不惧”“如临大敌”的“临”也都是这个意思。在文言词语的学习中帮助学生建立古今汉语之间的联系,既有助于文言文的学习,也有助于现代汉语的学习。

  四、关于虚词的教学

  现在中学讲虚词,重点大都放在介词、连词、结构助词等语法意义较为明显的词类上,因为考试中比较常见,也容易设题考查;相反,对于一些偏重表情达意功能的虚词则不够重视。事实上,只要把上下文中的实词都弄清楚了,那么句中介词、连词、结构助词的含义就很清楚了,该译的就结合上下文译出,不该译的就不译,仅此而已,不必非得确切地讲出它的词性和功能(更何况有些时候并不容易讲清楚)。高考语文全国卷,从2006年(你没看错,是13年前)起就再也没有单独设题考查过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其中或许也包含了纠正教学中抠得过细过死的偏向的意图。一线教学应该领会其精神,给文言虚词教学松松绑,教得活一些,考得活一些。近年来有些地区的中高考及模拟试题中出现了用“选词填空”的题型来考查文言虚词的方式,较之过去那种偏重语言知识的考法,更注重语感和运用能力的考查,应该说是值得肯定的。

  前人讲虚词,很重视“审辞气”,即明辨虚词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以表情达意的功能而论,语气词是很重要的。以《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为例,里面有这样一句:

  鲦鱼从容出游,是鱼之乐也。

  如果把句末的“也”字去掉,从语法的角度讲,句子仍然能够成立,但语气就会显得生硬得多。“也”在这里起舒缓语气的作用,句末着一“也”字,才能更好地表现出庄子此时此刻悠然自得、怡然自乐、轻松自如的心态。再看下面一句: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如果在句末加上一个“也”字,从语法的角度讲,句子也是成立的,因为“也”可以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语气;但同样由于“也”起舒缓语气的作用,那就不如一个直截了当的“安知鱼之乐”更能表现惠子有意刁难、咄咄逼人的态势。又如这一句:

  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如果把“矣”改成“也”,语法上依然没有问题,但表意上要差一截。因为“矣”在这里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了”,表示完成,用一个“矣”字,好比说“战斗结束了”,惠子稳操胜券、志得意满的情态跃然纸上,如果用“也”字就完全没有这一层效果。又如《马说》一文中有这样一句: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直接改为“是马虽有千里之能”从语法上讲也是成立的,但从表意上来说,“是马”之后用一个“也”字表示停顿,有提示读者注意下文的作用。就好比在“他是个大马哈”的“他”后加一个“呀”字变成“他呀,是个大马哈”,效果马上就不同了。

  上述语气词所表达出的不同语气,都应该用诵读的方式反复体会。《马说》中“也”字凡五见,每一个表达的语气都有所不同,是非常值得通过反复诵读来揣摩品味的(参见江枫《〈马说〉中的五个“也”字》,原载《中学生阅读》1984年第11期,现收入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八年级下册,“江枫”是张必锟先生的笔名)。除此之外,有的连词、副词也能够表达一定的语气,同样可以通过诵读来体现。比如《马说》中的“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这里的“而”在语法上表示转折,在语义上可以表达作者的惊诧甚至愤慨,因此要读得稍重,与“执策而临之”的“而”(表顺承,轻读)区分开来。又如《马说》的末句“其真不知马也”,“其”如果换成“盖”,语法上也是成立的,但“盖”是推测语气,表示不确定,也比较缓和,而用一个表示加强肯定语气的“其”,才足以表现作者对当权者“真不知马”这一现状的激愤之情;朗读时也要读得稍重,与作为代词的“其”(如“策之不以其道”等)区分开来。

  总之,文言虚词的教学应该从烦琐的语法功能的解说中解脱出来,要把审辞气放在主要位置上,有的虚词不妨采用删、换并与原句比较的方式来启发学生,同时与诵读结合起来,让学生边读边品味,从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这样的文言虚词教学会更有趣,也会更有效。

  (发表于《语文教学通讯》2019年第17期)